(二)三國陸海空部隊已增強多倍,其由西方調來之軍隊及空軍即將予日本以最后之打擊。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聯合國之決心之支持,對日本全面作戰,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三)德國無效果及無意識抵抗全世界自由人民之力量所得之結果彰彰在前,可為日本人民之殷鑒。此種力量,當其對付抵抗納粹時,不得不將德國人民全體之土地工業及其生活方式摧殘殆盡。但現在集中對付日本之力量則較之更為龐大不可衡量,吾等之軍力加以吾人之堅決意志為后盾,若予以全部使用,必將使日本軍隊完全毀滅,無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終必全部殘毀。
(四)時機業已到來,日本必須決定一途:其將繼續受其一意孤行計算錯誤而將日本帝國陷于完全毀滅之境之軍人統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
(五)以下為吾人之條件,吾人決不許更改,亦無
其他另一方式。猶豫遷延,更為吾人所不容許。
(六)欺騙及錯誤領導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權威及勢力必須永久鏟除,蓋吾人堅持非將負責之窮兵黷武主義驅出世界,則和平安全及正義之新秩序勢不可能建立。
(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時,及直到日本制造戰爭之力量業已毀滅而有確實可信之證據時,日本領土須經盟國之軍隊予以占領,俾吾人在此陳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八)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可以領有之小島在內。
(九)日本軍隊在完全解除武裝以后,將被允許其返鄉,得以和平從事生產生活之機會。
(十)吾人無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滅其國家,但對于戰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虜者在內)將處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須將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趨勢之復興及增強之所有障礙予以消除,言論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對于基本人權之重視必須成立。
(十一)日本將被許維持其經濟所必需及可以償付賠款所需要之工業,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裝作戰之工業不在其內。為此目的,可準其獲得原料(別于統制原料),日本最后參加國際貿易關系當可準許。
(十二)上述目的達到時,日本得依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保障和平及負責之政府,屆時三國占領之軍隊即撤退。
(十三)吾人勸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并對此種行動誠意實行予以適當之各項保證。除此一途,日本即將迅速完全毀滅。
受降為什么選在芷江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芷江受降揭秘
上篇:那一夜,歷史榮光降臨湘西小城
沅有芷兮澧有蘭
接受侵華日軍投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為什么會放在湘西一隅的一個小縣城?
“選在芷江受降,既有偶然性,更有必然性。”芷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館長吳建宏認為,這是由其顯赫的歷史地位和雄厚的軍事實力決定的。
“沅有芷兮澧有蘭。”在湘西的群山中,有一座美麗的小城,風雨橋橫跨沅水,吊腳樓林立,這就是芷江,2000多年前因屈原的這句詩而得名。這個千年古城有“全楚咽喉,滇黔門戶”之稱,歷史上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抗戰時期,芷江是通往大西南的必經之地,又是大后方聯系抗戰前線的樞紐,區位及交通條件較好,湘黔、川湘公路交會于此。更重要的是,這里有遠東盟軍第二大機場,停駐各型號作戰飛機400多架,是赫赫有名的中美空軍聯隊和飛虎隊的大本營。
在空投常德、血戰衡陽、空襲武漢等重大戰役中,飛虎隊屢創敵軍。1945年2月25日,從芷江起飛的飛虎隊戰機轟炸日本東京,炸中防守嚴密的日本皇宮,日本天皇和皇室成員成了驚弓之鳥。日本皇室的尊嚴在日本人民面前完全喪失。抗戰末期,飛虎隊對平漢、津浦、粵漢、湘桂鐵路,以及長江航道進行穿梭般轟炸,致使日軍制空權逐步喪失,水路、陸路運輸無法保障。
為了拔掉這個“眼中釘”,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親自制定了“戰機作戰”計劃。1945年4月9日,強弩之末的侵華日軍發起了芷江攻略戰(我方稱芷江保衛戰、湘西會戰)。
侵華日軍集結8萬余人的兵力,在第20軍司令官板西一良指揮下,向湖南西部發起進攻,企圖合圍芷江機場,摧毀中美空軍的戰略基地,并一舉占領湘西,威脅重慶,挽救其行將滅亡的命運。
中國方面調集約20萬人的兵力,在陸軍總司令何應欽指揮下,以陸軍第四方面軍王耀武部為主力,在雪峰山東麓與日軍展開會戰。在中美空軍支援下,中國軍隊利用制空權和雪峰天險對日軍的瘋狂進攻實施地毯性的打擊,不斷給日軍以重創,最終收復了所有失地,擊敗了日軍進攻。
巍巍雪峰山,日軍滑鐵盧
芷江保衛戰(湘西會戰)是中國抗戰正面戰場最后
一次會戰,歷時近2個月,中國軍隊以傷亡2萬人的代價,殲敵2.8萬余人,取得完勝。此后,日軍在中國戰場徹底停止進攻作戰,直至戰敗投降。
巍巍雪峰山,日軍滑鐵盧。芷江保衛戰被當時美國《紐約時報》視為“中日戰爭之轉折點”。國內外各大報紙都在頭版顯著位置予以報道,芷江聞名遐邇。
美國投擲原子彈,蘇軍出兵東北。在同盟國一系列沉重打擊下,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當天,蔣介石以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身份致電日軍駐華最高指揮官岡村寧次,指示日本投降六項原則。
8月17日下午5時30分,岡村寧次復電蔣介石,派總參謀副長今井武夫少將為投降代表。
最初,中國戰區受降地并非芷江,而是選在江西玉山。對此,國民黨不少高層人士提出異議,因為玉山處于敵占區,大部分日軍還很頑固、傲慢,不服輸。如果在日軍占領區內進行受降,不利于受降安全順利進行,也不利于在心理上給降使造成壓力。再者,玉山遠離后方,通訊、交通十分不便。
收到岡村寧次的復電后,蔣介石當晚在重慶官邸與駐華美軍中國戰區參謀長魏德邁和國民黨要員就受降地點進行了商談。
對于國民政府高層要求改變受降地點的呼聲,魏德
上一篇:衡陽市城鄉建設協會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
下一篇:衡陽市體育中心